分子雜交技術的原理
分子雜交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兩條核酸單鏈(DNA分子或RNA),在一定條件下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經(jīng)過退火處理,形成異質(zhì)雙鏈的過程。利用這一原理,就可以使用已知序列的單鏈核酸片段作為分子探針,去查找各種不同來源的基因組DNA分子中的同源基因或同源序列。
DNA分子變性:
DNA分子變性是指雙螺旋之間氫鍵斷裂,雙螺旋解開,形成單鏈無規(guī)則線團,因而發(fā)生性質(zhì)改變(如粘度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上升,紫外吸收增加等)。
1、DNA分子變性的方法:①加熱;②改變DNA分子溶液的pH;③有機溶劑(如乙醇、尿素、甲酰胺及丙酰胺等)等理化因素。
2、增色效應:DNA分子在260nm處有zui大吸收值,這一特征是由于含有堿基的緣故。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中堿基藏于內(nèi)側,變性時由于雙螺旋解開,于是堿基外露,260nm紫外吸收值因而增加,這一現(xiàn)象稱為增色效應。利用DNA分子變性后波長260nm處紫外吸收的變化可追蹤變性過程。
3、溶解曲線:如果升高溫度使DNA分子變性,以溫度對紫外吸收作圖,可得到一條曲線,稱為溶解曲線。
4、融解溫度:通常人們把50%DNA分子發(fā)生變性的溫度稱為變性溫度(即熔解曲線中點對應的溫度),由于這一現(xiàn)象和結晶的融解相類似,故又稱融點或融解溫度。因此Tm是指消光值上升到zui大消光值一半時的溫度。
5、影響Tm值的因素:Tm不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值,它與很多因素有關:
①外部因素:pH、離子強度。隨著溶劑內(nèi)離子強度上升,Tm值也隨著增大。
②內(nèi)部因素:DNA分子的堿基比例、DNA分子的均一性;在相同條件下,DNA分子內(nèi)G-C配對含量高,其Tm值也高。
DNA分子復性:
變性DNA分子只要消除變性條件,二條互補鏈還可以重新結合,恢復原來的雙螺旋結構,這一過程稱為復性。
退火:通常DNA分子熱變性后,將溫度緩慢冷卻,并維持在比Tm低25~30℃左右時,變性后的單鏈DNA分子即可恢復雙螺旋結構,因此,這一過程又叫做退火。
復性后的DNA分子,理化性質(zhì)都能得到恢復。倘若DNA分子熱變后快速冷卻,則不能復性。
影響復性速度的因素:
1、DNA分子濃度:愈高,復性速度也愈快。
2、DNA分子片段的大?。篋NA分子片段愈大,擴散速度愈低,使DNA分子片段線狀單鏈互相發(fā)現(xiàn)互補的機會減少。因此,在復性實驗中,有時將DNA分子切成小片段,再進行復性。
3、溫度:過高不利于復性。
4、溶液的離子強度:通常鹽濃度較高時,復性速度較快。
5、DNA分子順序的復雜性;簡單的分子復性很快,如polyd和polyd由于彼此互補識別很快,故能迅速復性。但順序較復雜的DNA分子復性則較慢。因此通過變性速率的研究,可以了解DNA分子順序的復雜性。
分子雜交技術有哪些
分子雜交技術主要有三種:核酸分子雜交、聚合酶鏈反應和生物芯片技術。
1、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具有一定互補序列和核苷酸單鏈在液相或固相中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締合成異質(zhì)雙鏈的過程,稱為核酸分子雜交。雜交的雙方是待測核酸序列和探針序列。應用該技術可對特定DNA或RNA序列進行定性或定量檢測。
2、聚合酶鏈反應(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原理:PCR是模板DNA,引物和四種脫氧核糖核昔三磷酸(dNTP)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發(fā)生酶促聚合反應,擴增出所需目的DNA。包括三個基本步驟:雙鏈DNA模板加熱變性成單鏈(變性);在低溫下引物與單鏈DNA互補配對(退火);在適宜溫度下TapDNA聚合酶催化引物沿著模板DNA延伸。
3、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與微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核酸分析檢測技術。zui初的生物芯片技術主要目標是用于DNA序列測定、基因表達譜鑒定和基因突變體檢測和分析,所以又稱為DNA芯片或基因芯片技術。由于目前這一技術已擴展至免疫反應、受體結合等非核酸領域,出現(xiàn)了蛋白質(zhì)芯片、免疫芯片、細胞芯片、組織芯片等,所以改稱生物芯片技術更符合發(fā)展趨勢。
分子雜交技術可按作用環(huán)境大致分為:液相雜交和固相雜交兩種類型。
1、液相雜交,液相雜交指所參加反應的兩條核酸鏈都游離在溶液中。液相雜交是一種研究zui早且操作復合的雜交類型,在過去的30年里雖有時被應用,但總不如固相雜交那樣普遍。其主要原因是雜交后過量的未雜交分子探針在溶液中除去較為困難和誤差較高。
2、固相雜交,固相雜交是將參加反應的一條核酸鏈先固定在固體支持物上,另一條核酸鏈游離在溶液中。由于固相雜交后,未雜交的游離片段可容易地漂洗除去,膜上留下的雜交物容易檢測和能防止靶DNA分子自我復性等優(yōu)點,故該法zui為常用。根據(jù)支持物的不同固相雜交又可為:濾膜雜交、菌落分子原位雜交和組織分子原位雜交。
分子雜交技術的應用
1、核酸探針標記編輯
核酸探針根據(jù)核酸的性質(zhì),可分為DNA和RNA探針;根據(jù)是否使用放射性標記物的與否,可分為放射性標記探針和非放射性標記探針;根據(jù)是否存在互補鏈,可分為單鏈和雙鏈探針;根據(jù)放射性標記物摻入情況,可分為均勻標記和末端標記探針。下面將介紹各種類型的探針及標記方法
2、雙鏈DNA探針標記法編輯
分子生物研究中,zui常用的探針即為雙鏈DNA探針,它廣泛應用于基因的鑒定、臨床診斷等方面。
3、單鏈DNA探針編輯
用雙鏈探針雜交檢測另一個遠緣DNA時,探針序列與被檢測序列間有很多錯配。而兩條探針互補鏈之間的配對卻十分穩(wěn)定,即形成自身的無效雜交,結果使檢測效率下降。采用單鏈探針則可解決這一問題。單鏈DNA探針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
(1) 以M13載體衍生序列為模板,用Klenow片段合成單鏈探針;
(2) 以RNA為模板, 用反轉錄酶合成單鏈cDNA探針。
4、寡核苷酸探針編輯
利用寡核苷酸探針可檢測到靶基因上單個核苷酸的點突變。常用的寡核苷酸探針主要有兩種:單一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針和許多簡并性寡核苷酸探針組成的寡核苷酸探針庫。單一已知序列寡核苷酸探針能與它們的目的序列準確配對,可以準確地設計雜交條件,以保證探針只與目的序列雜交而不與序列相近的非完全配對序列雜交,對于一些未知序列的目的片段則無效。
分子雜交儀分類
分子雜交儀結構和分類,上海峰志主要銷售美國UVP公司生產(chǎn)的HB-1000分子雜交箱。
分子雜交儀又被叫做分子雜交箱或者分子雜交爐,是通過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對是否有已知基因序列存在于待測基因組中進行檢測的設備。其在遺傳病的基因診斷、基因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檢測、酶切圖譜的制作和克隆基因的篩選等方面得到廣泛地應用。
結構
電腦控制系統(tǒng)、隔膜、雜交管、搖床、離心管轉架或雜交瓶轉架以及箱體共同構成分子雜交儀,由于分子雜交儀的型號差異,其箱體所容納的平板數(shù)、載玻片數(shù)微孔版數(shù)、管子數(shù)也不一樣。
分類
根據(jù)自動化程度,分子雜交儀包括全自動分子雜交儀、半自動分子雜交儀和普通分子雜交儀。
1.全自動分子雜交儀
目前,全自動分子雜交儀在基因芯片產(chǎn)品方面被使用,其能夠使雜交過程不需要人工參與,使整個雜交過程的自動化得以實現(xiàn)。在特定溫度條件下,基因組DNA與芯片上特異的DNA探針發(fā)生反應,然后進行雜交、洗膜、孵育、顯色等,從而使檢測結果獲得,全自動分子雜交儀(基因芯片雜交爐)自動完成上述過程。
2.半自動分子雜交儀
半自動分子雜交儀不但可以控制雜交過程中的各種參數(shù),而且還可以在人工參與下完成雜交后的如孵育、顯色等其他實驗步驟。
3.普通分子雜交儀
普通分子雜交儀結構通常為封閉式恒溫箱式,此外加上振蕩或旋轉式可動機構,溫度控制、轉速等實驗參數(shù)的控制和調(diào)整由控制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
按照實驗的需求,可以將分子雜交儀以下6類:
1. 微孔板原位雜交儀。
2. 載玻片原位雜交和平板雜交儀。
3.Western雜交儀。
4.用于大容量的分子雜交儀。
5.用于 Southern或者 Northern技術點雜交的雜交儀。
6. 用于小容量的核酸雜交儀。
7. 微孔板原位雜交儀。